一、应用场景
出租房屋每栋楼宇出入口、直通单元楼的地下车库人员出入口、村庄(社区)出入口闸机处均应安装“智慧门禁”系统,并兼顾周边区域视频监控。
二、系统功能
(一)必备功能。
1.门禁功能。一是可读取二代/三代身份证,支持刷卡(IC存储卡、ID卡)、身份证、直接拨打手机或座机等多种开门方式。并支持IC卡加密防复制功能。二是支持读卡距离不小于3厘米。三是支持按时长控制电磁锁、电控锁等锁具的开关。四是支持10万条以上门禁权限记录和50万条以上事件记录。五是支持断网脱机运行。六是支持断电门锁自动开启,对人员逃生疏散口的出入口控制应符合相关规定。七是满足正常安装方向的IP54防尘防水标准,可户外使用。八是支持北京地区环境7*24小时稳定运行。
2.报警功能。一是支持消防报警联动。二是支持非正常开门报警。三是支持门长开报警。四是支持防拆报警。五是支持离线报警。
3.视频监控功能。一是具备24小时不间断对门禁前过往人员实时录像和人体感应录像。二是支持3-5米人体感应录像。三是支持本地TF卡存储。四是支持视频在线预览。五是支持视频远程调阅。
4.人脸抓拍功能。一是具备24小时不间断对门禁前过往人员进行人脸抓拍,自带红外补光。二是支持同画面抓拍多张人脸。三是支持开门联动高清人像抓拍。
5.网络服务功能。一是具有服务管理平台,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存储和简要分析处理功能。能够依据权限为镇村管理人员、社区民警提供人口、房屋等分析管理服务。二是必须与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对接,实现流动人口数据自动上传到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。三是预留平台对接接口,根据区领导小组要求,无偿实现与区级相关平台对接,并无偿提供全部数据。
6.APP端服务功能。支持社区民警通过手机APP实时开展社区治安管理业务等相关功能。
(二)可选功能。
1.支持人像、二维码、居住证、社保卡、密码、语音或视频呼叫手机授权等开门方式。
2.支持外接副读卡器,实现进出双向刷卡开门。
3.支持通过图片、语音形式,在门禁系统或手机APP上实现点对点、点对面的发送通知广告。
4.支持其他APP端服务功能,可通过居民手机APP客户端,为居民群众提供治安警情、安全常识、门禁开启、信息查询、保安(保洁)巡防打卡等多层面服务。
5.支持在线升级功能。
三、系统组成
读卡器、门禁设备、存储设备、联网设备和管理服务器。
四、性能参数
- 门禁终端配置8寸或以上IPS液晶屏,分辨率不低于800*1280像素,采用G+G规格触摸屏。
- 门禁终端内置4核以上处理器,1G以上内存,8G以上存储卡。
3.门禁终端内置人体感应和光线感应器,具备红外补光的高清摄像头,像素不低于1280*960。
4.网络传输支持TCP/IP联网协议,支持三大运营商2G/3G/4G联网协议,支持WIFI联网协议,支持VPN拨号协议,可通过VPN接入服务器;支持PPP0E拨号协议,可直接拨号到运营商;支持SSL等多种加密传输。
五、系统要求
一、建设公司采集的各类数据在存储、传输、使用过程中要确保信息安全,未经区领导小组同意,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。
二、“智慧门禁”数据要实时上传至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,并根据区领导小组要求,上传至区相关系统管理平台。
三、通过各类方式开启门禁系统的相关信息应在系统平台实时显示,同时抓拍现场图片。
四、系统平台要根据公安、综治等部门要求,具备相关数据信息拓展采集、录入功能。
五、通信线路中断时不影响正常刷卡开门,线路正常后能够续传刷卡信息。
六、门禁系统对人员逃生疏散的出入口控制应符合相关规定,确保紧急状况的全时开启功能。
七、通过门禁系统采集的图像信息,一般场所采用720P或1080P格式,保存时间不低于15天,重点场所采用1080P格式,保存时间不低于30天。
数据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