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社区

合肥小区刷脸:公租房推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进入刷脸出入时代

蜀山区悠然居、卓然居公租房小区已经在全省公租房项目中率先推行人脸识别系统,进入刷脸出入小区的智能化便捷服务时代。小区住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、二维码扫描等方式注册,待物业公司审核住户为公租房承租人身份后,住户上传照片即可使用人脸识别功能,顺利进出小区。访客若要进入小区,住户可在系统中生成二维码发送给访客临时进入小区,避免陌生人冒充住户朋友进入小区,增强了小区的安全属性。

安徽合肥刷脸小区

人脸识别”智能门禁系统是否会侵犯住户隐私呢?据介绍,为保护租户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,这些数据采集后都会存在公租房管理部门的电脑里,只有管理人员才有相关权限。

住有所居,安居宜居。从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获悉,今年,合肥市将扩大公共租赁住房补贴范围,并在省内率先启动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。与此同时,重点推进老城区棚户区改造,计划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.6万套。

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.6万套

2018年5月,原合肥市灯泡厂棚户区改造项目星光苑小区顺利完成回迁安置,1400多位居民住进了舒适安全的新居。据了解,去年全市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0159套,完成率100.05%;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3616套,完成率173.61%。

据了解,2019年,全市计划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.6万套。

目前,全市住房保障范围已扩大至新就业大学毕业生、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、支农支医支教及公交从业人员、环卫工人等中等偏下收入群体,具有合肥特色的“统筹建设、并轨运行、差别租金、梯度补贴”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。2018年全市纳入公租房保障21193户,其中19167户已分配入住,2026户享受住房租赁补贴。

加快形成住房租赁“合肥路径”

今年,合肥市在进一步扩大全市公共租赁住房补贴范围基础上,将在省内率先启动,做好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,提升公租房运营、管理、服务水平。将大胆先行先试,加快形成住房租赁“合肥路径”。作为全国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城市,合肥大力探索创新,已在全国率先对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的主体给予财政奖补。目前,合肥已备案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的租赁企业超过40家,签约、运营20多个项目,筹集房源约23200套,多元化供给格局基本形成。合肥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监管平台自去年运营以来,审核的房源达2.99万套,共签订合同10300套。

在指导国有房屋租赁公司盘活闲置国有房源、筹集社会房源之外,下一步,合肥市计划培育一批服务规范、信誉良好的民营企业,引导房产企业由单一开发销售向租购并举模式转变。同时,构建高效便民的“互联网+住房租赁”体系,加快推进合肥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。

整治老旧小区122个惠及住户约3.5万

“过去一年,我们将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抓好、抓实。”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2018年61个“两治三改”(治理违法建设、违法用地和改造棚户区、“城市村”、老旧小区)开工率100%,改造面积完成率100%,改造户数19082户。同时,112个“为民办实事”项目中的58个续建项目,已全部完成施工任务;新开工的54个项目已完成小区改造,完成率100%。

今年,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将持续开展。据了解,合肥市将继续以道路、绿化、雨污分流、停车、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,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和“适老化改造”。2019年,全市拟整治老旧小区122个,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,惠及住户约3.5万户。值得一提的是,对市民关注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,该市已出台《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意见》,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,改善居住条件。

(文章整理自合肥在线、合肥日报)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提示: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!

插入图片
合肥小区刷脸:公租房推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进入刷脸出入时代

长按储存图像,分享给朋友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