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5月6日,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。当天,与会场相隔千里的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,家住华府骏苑小区三期的王先生下班回家,“刷个脸”就进了小区;家住航鑫家苑70多岁的独居老人胡奶奶忽然觉得心脏不舒服,赶紧按下了智能防摔定位宝上的紧急呼救按钮,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接通电话,远程指导她简单自救,她的心跳平复下来。能如此方便智能地服务居民,得益于南七街道正在丁香社区与丁岗社区试点的平安社区建设。
“人脸识别”为社区筑安全屏障
小区居民每天要“刷脸回家”,水电燃气数据被“智能抄表”,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都必须进行“人脸识别”,楼道烟雾异常会发出“烟感预警”,华府骏苑小区三期,满满的科技范儿。
“实在是太方便啦!年纪大了经常会忘带门禁卡,搁以前就进不来,现在只要刷脸就好了!”住户刘阿姨高兴地说,现在那些散小广告的外来闲杂人员根本进不来。
据悉,合肥市公安部门与专业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的智慧平安社区管理系统,今年1月份开始在华府骏苑小区三期试点。所谓智慧平安社区管理系统,即“物物交流、人物交互、联物为城”,是创新性地将警务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技术充分融合,面向社区提出的系统化解决方案、为新型智慧城市打造的智能单元。
该系统不仅有智能门禁、视频监控联网,还有动态人脸抓拍、车牌识别、WiFi嗅探等黑科技,并且这些都能连接公安内网,实现了社区治安管控的“感知泛在、指挥扁平、处置高效”。
智慧养老为老人设“电子栅栏”
航鑫家苑70多岁的独居老人胡奶奶心脏不大好,属于重点关注人群,社区为她配备了智能防摔定位宝,这样社区可以实时查看和接收老人的位置信息,如果老人发出紧急呼救,平台还会自动联络社区。
去年腊月初八早晨7点,胡奶奶突感身体不适,她尝试着按下了紧急呼救按钮,报警信息马上发送到监控后台,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接通了电话,远程指导她采取了一些自救措施,使老人的症状得到缓解,为就医赢得了时间。随后,平台还专门安排了上门回访,对老人的日常情况进行了解,为老人进行测量血压、血糖、血氧、心率等体检和指导服务。
据介绍,南七街道65岁以上的老人有近万名,其中有不少是独居老人,他们的安全及健康是个大问题。2017年底,南七街道智慧健康养老指导服务中心建设完成。中心为辖区高龄、孤寡、计生特服等100余位特殊老人配备智慧养老仪器“智能防摔定位宝”,实际应用中,老人遇到摔倒或其它特殊情况,链接的子女手机将接到报警信号,社区的物联网显示屏幕也会收到警报。
利用物联网、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手段,为辖区内老年人圈起了一个“电子安全护栏”,南七街道日前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,为合肥市首个。
蜀山区持续推进“智慧”社区建设
3日12日上午,合肥市南七派出所利用“智慧平安社区”平台,侦破又一起盗窃电瓶车案件,成功抓获盗窃嫌疑人。据悉,南七街道丁香社区“智慧平安社区”平台自去年3月份运行以来,已协助警方抓获4名嫌犯。
3月10日下午3点,家住丁香家园的阮先生停在小区楼道口的白色电瓶车被盗,后来报警。南七派出所随即展开侦查工作,通过现场走访、调取“智慧平安社区”系统内部视频,发现这是一名穿黑色外套的男子所为。
警方到场勘察取证后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嫌疑人王某及其落脚点,并于12日上午8时许实施抓捕。经审讯得知王某乃是一名惯偷,经常游走于各大回迁小区之间作案。警方还根据王某提供的线索捣毁一收赃窝点。
据小区该项目负责人赵国伟介绍, “智慧平安社区”通过安装在小区门禁、窨井盖等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和摄像头,对小区的“人、车、物”三大类数据进行采集,同时将系统数据发布至电脑端与手机端两个系统端,实现社区民警、社区办对社区的靶向式管理。
据介绍,之所以将丁香家园二期作为“智慧平安社区”试点,是因为该小区是回迁安置小区,流动人口多,情况复杂。在“智慧平安社区”的守护下,目前小区入室盗窃和电瓶车盗窃的发案率明显下降。今年蜀山分局要求下属的每一个派出所,再建3至4个“智慧平安社区”,推进“智慧社区”建设。
来源:安徽商报